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profile.php?id=100001774261171&sk=photos&collection_token=100001774261171%3A2305272732%3A69&set=a.977854755616991.1073742258.100001774261171&type=3
#1
建商明知會被抓,怎會亂拆房子呢?據瞭解,這都是經過精密計算過的,其他建商透露,為了整地方便,很多會用人頭成立子公司做土地開發,再包給小包商去拆,反正拆掉房屋後,只要賠建物價值,頂多幾百萬,但是整地後,開發利潤是「億元」來計算。
建商不怕的關鍵在於,擁有地上權的房子卡住建商的開發,但拆掉房子後頂多賠償,建物價值幾百萬,有些老舊的或鐵皮搭蓋金額更低,但是房屋拆了後,土地就能利用價值上千萬,整合成功利益都是以上億元計算。
建商拆房講求精算,說拆錯實在太牽強,只能說在建商眼裡,看到的都是整合成功後,新建案銷售的龐大利益。
#2
這是標準的「黃金切割術」,子公司扮黑臉,如果合建案有官司糾紛,可以斷尾求生而不會傷到母公司。
家園後方竟然被挖土機鏟出大壕溝,原來建商打的如意算盤是讓地基流失。沒想到根本沒那麼容易,建商乾脆僱承包商,趁人之危突擊拆屋。
另外一家叫『橙鴻』是兩年前成立的,為了這個(合建)案子來成立這個公司。
原本都是和傳鴻建設公司談價錢,但兩年前卻出現子公司橙鴻與他接洽,強拆房子事件後,傳鴻極力撇清。
因為地主對大型公司(母公司)會有所謂的信任度,那他(地主)會把底線掀出來,掀出來知道他的底牌,之後有可能會再成立另一家新的公司,然後可能用比較低的承攬條件或合建條件,去取得合建的模式。
換句話說,母公司先和住戶談價,改建後一坪換一坪,接著成立子公司出手,大砍價錢,要求0.7坪換一坪,就算母公司毀約,大不了賠個幾百幾十萬,但房子蓋起來後的獲利不止這些。
子公司都跟母公司的股東有所切割,所以未來產生法律上的問題不會牽連到母公司,所以這個子公司可以『放心大膽』的去做。
業界很清楚這樣的「黃金切割」術,只是建商沒料到手段粗糙,新北法制局決定開罰9萬,最重將不發建照和執照,搞到建商自己也重傷。
(以上皆摘錄自新聞內容)
延伸閱讀:
「當初講好1坪換1坪」遭拆民宅與建商合約曝光
http://udn.com/news/story/2/1730454
先拆再說 屋主控建商早有預謀
http://news.ltn.com.tw/news/focus/paper/995062
子公司拆屋、母公司不認 同業都懂的「黃金切割術」
http://www.setn.com/News.aspx?NewsID=151307